顯示具有 抽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抽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

【試管嬰兒】第二次- 北醫試管凍胚 +台安免疫治療 Part 7 (北醫開獎、β-HCG簡易判讀)

《偷跑開獎後》

4/19 MC Day1   4/20 台安抽血   4/30  MC Day12 北醫回診(照卵泡) 
5/4 台安血栓報告、拿肝素  5/7  北醫回診(內膜、抽血、植入安排)  
5/12  北醫凍胚植入→ 5/18  台安回診看血栓 → 5/24偷跑 + 5/25台安血栓回診 → 
5/26 北醫正式開獎 

5/12植入D+3的胚胎後,我就一直乖乖地打肝素、吃奎寧控制血栓
雖然台安的杜醫師說最快植入後第10天(D+12)就能先驗
但因為害怕失敗,不想讓自己提前胡思亂想,硬是撐到第13天(D+15)一早才驗
老天爺對我很好,期待了很多年的【兩條線】,試紙的顯示並沒有讓我等太久
兩張不同的試紙、清清楚楚的兩條線,卻依舊給我很不真實的感覺,深怕只是夢一場。

5/25回到杜醫師那,因為兩周的血栓都很好,肝素可以試著減量
希望之後血栓不要再飆回來 ,也希望接下來能一切順利。

5/26這天,是植入後的第14天要回北醫王醫師那兒正式開獎的日子,
因為老公也想聽聽王醫師怎麼說,於是我決定等他下班前兩小時再去抽血
雖然知道已經看到雙線,但這一天,我還是有點坐立難安,深怕β-HCG數值不美好。

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

【試管嬰兒】第二次- 北醫試管凍胚 +台安免疫治療 Part 3 (北醫內膜追蹤、安排植入)

《第二次凍胚準備- 藥物控制之後》

第二次的凍胚植入準備,基本上除了多了免疫的配合,
在北醫這邊的回診內容與第一次凍胚植入基本上是相同的 ↓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2 (內膜、抽血報告)
(連排卵延後,吃一周雌激素+阿斯匹靈都一樣@@)

以目前療程來看,在知道免疫血栓問題後的凍胚植入大約是這樣:
4/19 MC Day1  4/20 台安抽血   4/30  MC Day12 北醫回診(照卵泡) 
5/4 台安血栓報告、拿肝素  5/7  北醫回診(內膜、抽血植入安排)

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
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5 (開獎失敗)

《凍胚開獎前》

北醫婦產科名醫王家瑋醫師的第一次試管(凍胚)療程~
今天是植入後第14天回診抽血的日子。

是的... 這次的凍胚療程宣告失敗了,
前幾天偷跑時就知道結果,以為自己有心理準備,
但當下我還是忍不住哭了,沉澱了兩天,讓我好好寫下回診經過吧!

之前的相關文章在這,有詳細的回診經過 ↓
<取卵、凍胚>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1 (生理期回診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2 (卵泡追蹤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3 (決定先取卵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4 (取卵手術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5 (胚胎圖+凍胚)

<自然週期植入>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1 (自然週期12~14天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3 (凍胚植入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4 (等待開獎)

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
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凍胚 Part 2 (內膜、抽血報告)

《凍胚- 自然週期藥物控制》

北醫婦產科名醫王家瑋醫師的第一次試管(凍胚)療程~
新MC週期第12~14天回診時,因為發現排卵期延後了,又吃了一週的【阿斯匹靈+雌激素】
每天早晚各2顆雌激素、晚間1顆阿斯匹靈,我個人沒有甚麼副作用問題

這一周,在藥物影響下很明顯的感受的分泌物增加了
但很不幸的,我也在這一周輕度感冒(喉嚨發炎、腸胃炎)
以為植入前可以安心等待的我,竟然在這一周跟個藥罐子一樣

之前的相關文章在這,有詳細的回診經過 ↓
<取卵、凍胚>
生理期回診 → 卵泡追蹤 → 決定先取卵 → 取卵手術  胚胎圖+凍胚

<自然週期植入>

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
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4 (取卵手術)

《寫在取卵前》

北醫婦產科名醫王家瑋醫師的試管療程第一次,
今天進行到了取卵手術  (前置文章清單如下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1 (生理期回診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2  (卵泡追蹤)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3 (決定先取卵)

是說,有人早上8:30 ~ 9:00取卵,10:30就回家寫網誌的嗎?
之所以這樣說,是希望跟我一樣術前緊張的姊妹們都能放鬆心情,
其實取卵沒那麼可怕,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,
需要面對的姊妹們一起加油!

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
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3 (決定先取卵)

《寫在回診前》

結婚前就開始密集治療婦科問題的我,
在婚後第一年進行了 畸胎瘤、內膜異位腹腔鏡手術
也有過基礎體溫、排卵試紙、中醫調理、拜佛、念普門品....等,
第二年開始走向不孕門診,進行了三次人工受孕
目前來到了第一次的試管療程: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1 
【試管嬰兒】第一次- 北醫王家瑋醫生試管嬰兒Part 2 

在北醫名醫王家瑋醫師的評估下,
生理期2~5天每晚施打 ~ (保妊康200IU/日)
生理期6~9天每晚施打 ~ (保妊康200IU/日)+ (欣得泰 半支 0.5cc)
較高的排卵藥劑量,讓我連續一周都有著脹氣、腸胃不適的症狀。
有時晚間甚至疼痛的醒來,疲憊的來到洗手間卻只有打嗝、排氣...
這樣的狀況雖然正常,卻讓我擔心接下來是否會有OHSS(卵巢刺激過度)的問題。

今天,是MC第十天回診的日期 ~
原則上除了卵跑的追蹤,最重要的就是確定後續取卵&植入時間。

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

【好文分享】關於孕勢的內分泌檢查


關於孕勢的內分泌檢查

未來的生育狀況可透過內分泌的八項數據及AMH進行初步評估。為什麼內分泌與生育有關呢?因為內分泌的變化早於結構的變化,也就是說,在疾病生成之前,即可從相關內分泌看出端倪。因此,能否順利懷孕?早已有跡可循!建議女性邁入25歲時,最好選擇一次正常的月經周期第二或三天,自費上千元檢測八項與生育相關的內分泌,以了解自己的「孕勢」。

目錄

  • 1 濾泡促進激素(FSH)
  • 2 黃體生成激素(LH)
  • 3 黃體激素(P4)
  • 4 動情激素(雌二醇,E2)
  • 5 睪固酮(Testosterone)
  • 6 泌乳激素(PRL)
  • 7 甲狀腺促進激素(TSH)
  • 8 卵巢上皮癌症指標(CA-125)
  • 9 抗穆氏管荷爾蒙(Anti-Mullerian hormone, AMH)
  • 10 孕勢解析